
新民市鶴湖水稻生產專業合作社位于新民市胡臺鎮北部棲鶴湖畔車古營子少數民族村,于2007年8月23日組織創辦的,注冊資金175萬元,現有社員205人,出資額282萬元,現有固定資產2824萬元。合作社由有多年水稻種植經驗的高級農藝師、農藝師和農業機械化示范戶,水稻種植示范戶自發組成的合作組織。以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和遼寧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為技術依托并建立技術協作關系;以綠色水稻全程機械化種植、農業技術、農業機械推廣、農技農機服務、水稻深加工、銷售和新品種研發試驗、農業科技展示相結合的現代農業合作社。在2009年我社被遼寧省評為“省級示范社”。
合作社現有流轉土地4250畝作為水稻示范田和育種田,有大中型拖拉機12臺、水稻高速插秧機25臺、半喂入收割機15臺;有沈陽市唯一的水稻種子催芽中心和全套的水稻工廠化育苗設施和機整地、機植保等水稻全過程機械化設備多臺套,實現了水稻工廠化育苗、供苗和機械化整地、機械化筑埂、機插秧、機械植保、機收獲及機運輸;有大型農機庫和手續完善的大米加工廠及全套的水稻監測設備。有動力變壓器3臺,共210瓦。全年完成農機作業面積4.5萬余畝,實現經營年收入1380萬元,盈余628萬元。合作社有農機、農技、駕駛、維修人員50多名。人均收入年收入達2萬余元。每年帶動農戶3100戶。
經過幾年的發展合作社逐年實現了為農戶代耕、代種、代收、代管的訂單服務,定期不定期的配合農業農機部門推廣農藝農機新技術。在市農委的幫助下創辦了農業信息站,無償為社員和農戶提供新技術和致富信息,成為新技術、新機具的示范點和傳播者。
與農戶也簽訂生產服務合同,實現了機整地1.18萬畝、機筑埂150萬米、機育苗35.7萬盤、機插秧1.5萬畝、機植保0.37萬畝、機收割1.35萬畝,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一系列生產服務項目,推廣帶動農戶按照綠色栽培技術機械化生產水稻。水稻種植業技術服務發展到新民市周邊的7個鄉鎮和2個部隊農場,機械化作業擴展到省外5個省份。
合作社注冊的“棲鶴湖”牌無公害、綠色大米,經國家驗收取得了QS生產許可證,“棲鶴湖”牌大米產品連續7年在沈陽國際農業博覽會上被評為“優質農產品”和“最受歡迎農產品”;在首屆沈陽地產特色農產品展銷周評為“最受歡迎特色農產品”;在遼寧省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名優產品展銷會中被評為“名優產品”。大米經過深加工和精包裝后除在本地區銷售外,還銷往天津、北京、江南、河北、西安等地。
近年來取得的經營成果和經驗
合作社的土地享受的是科技“套餐”——機械精量播種技術、機械聯合整地技術、機械秸稈還田技術、機械插秧、機械化肥深施技術、機械藥劑滅草免耕技術、機械收獲技術等等.當科技興農先鋒與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和沈陽農業大學經常保持聯系。在沈陽大學水稻研究所指導下,實行首先采用新技術,每年安排120畝用于水稻品種試驗和栽培與肥料試驗。近年來,合作社與各地科研院校及農機部門合作,引進和共同推廣開發科學種田新技術——2009年引進工廠化大棚育苗技術,2010年推廣了良種良法種植管理和大米真空包裝產品,2011年實現水稻大棚盤育苗30萬盤,機插秧1.5萬畝,實現優良稻種覆蓋率100%。同年引進華南農大羅錫文院士的水稻精簡種植精量水直播試驗取得了東北精量水直播的第一手資料,2012年與沈陽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和華南農大共同試驗水稻精量旱直播課題和對工廠化育苗大棚的科學推廣使用。

